详情介绍
产品特性
最大值锁定
读值锁定
辅助输出插孔
T1 - T2 微差测量
双组输入
泰仕TES-1302数字式温度表 | |
测量范围 | -50℃ -1300℃; -50℉ -1999℉ |
感应器 | K型热电偶 |
输入 | 单一输入(1300),双组输入 (1302,1303) |
分辨率 | -50℃ + 199.9℃...0.1℃ -50℉ + 199.9℉...0.1℉ (其他-1℃/1℉) |
准确度 | -50℃to 199.9℃...0.3% rdg + 1℃ -50℉to 199.9℉...0.3% rdg + 2℉ -50℃to 1000℃... 0.5% rdg + 1℃ -50℉to 1999℉. ..0.5% rdg + 2℉ 1000℃ to 1300℃..0.75% rdg + 1℃ (仅适用于主机在 23℃±5℃) |
功能 | H数据锁定功能或最大值锁定功能选择0.1°/1° 分辨率选择 T1 & T2双组显示 T1 - T2 微量测量 3-1/2液晶显示 超范围:1--- 低电池指示: BT |
温度系数 | 小于0.1倍时适用 每℃的精确规格 |
输入保护 | 热电隅最大输入电压:60V DC or 24 Vrms AC 取样率:每秒 2.5次. |
操作温度 | 0℃ - 50℃ (32℉-122℉), 0-90% R.H. (0-35℃) |
电源 | 一节9V电池 |
尺寸 | 135mm(L)x72mm(W)x31mm(H) |
重量 | 57g |
附件 | 电池,使用说明书 |
可选的温度探头 | 型号范围(类型K(CA)热电偶) TP-K01颗粒 -50℃〜200℃/ -58℉-392℉ 通用 TP-K02沉浸-50℃〜1000℃/ -58℉〜1832℉的液体或凝胶。 TP-K03表面-50℃〜750℃/ -58℉〜1382℉ |
产品对比
TES-1300、TES-1302、TES-1303
1.单一输入(1300),
2.双组输入 (1302,1303)
数字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类型的其中之一。根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,有煤油温度计、
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(1564~1642)发明的。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,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。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,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。随着温度的变化,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,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。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,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,所以测量误差大。
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和其他科学家,在这个基础上反复改进,如把玻璃管倒过来,把液体放在管内,把玻璃管封闭等。比较突出的是法国人布利奥在1659年制造的温度计,他把玻璃泡的体积缩小,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,这样的温度计已具备了温度计的雏形。以后荷兰人华伦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,在1714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,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。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、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、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;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,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℉,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℉,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℉,用℉代表华氏温度,这就是
在华氏温度计出现的同时,法国人列缪尔(1683~1757)也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。他认为水银的膨胀系数太小,不宜做测温物质。他专心研究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的优点。他反复实践发现,含有1/5水的酒精,在水的结冰温度和沸腾温度之间,其体积的膨胀是从1000个体积单位增大到1080个体积单位。因此他把冰点和沸点之间分成80份,定为自己温度计的温度分度,这就是列氏温度计。?
华氏温度计制成后又经过30多年,瑞典人摄尔修斯于1742年改进了华伦海特温度计的刻度,他把水的沸点定为0度,把水的冰点定为100度。后来他的同事施勒默尔把两个温度点的数值又倒过来,就成了百分温度,即摄氏温度,用℃表示。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
℉=9/5℃+32,或℃=5/9(℉-32)。
留言询价
- 上一篇:TES1312A温度表|计
- 下一篇:ES-1311A温度表